風雨如磐 叫響我們在一起
忠誠之脊 挺在抗洪第一線
遼寧政法系統(tǒng)抗洪搶險紀實
【編者按】
受“溫比亞”臺風外圍云系和冷空氣共同影響,連日來,我省再次迎來強降雨,大連、葫蘆島、丹東等地遭遇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市區(qū)多條主干道積水嚴重,上萬人被迫轉移,情勢危急。為了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當地政法機關緊急動員部署,全體出動,迅速集結,分赴各個險情地段,一道由廣大政法干部、公安民警和志愿者等組成的堅固長城巍然矗立于洶涌的疾濤前面,譜寫著一曲曲感人的衛(wèi)士贊歌。
8月21日清晨,一縷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射在墻上,丹東市民老李趕忙拉開窗簾,朝振八街老北橋洞方向望了望,在朋友圈里推送一張圖片,留下一段話:看到警察了,安全錐已經撤掉了,丹東汛情總算過去了,感恩所有伸出援手的人。
在暴雨肆虐的日子里,振八街老北橋洞有沒有因積水而封路,就成了老李判斷災情的一個地標。
如今,陰云散盡,接連攀升的預警已解除,但發(fā)生在風雨如磐日子里的故事,或驚險,或溫暖,或幸運,或感動,依然歷歷在目,并將成為一段集體記憶,留在親歷者、受助者的心底。幾天幾夜的風雨交加中,遼寧各地干部群眾齊心協(xié)力,政法干警英勇無畏,譜寫了一曲與自然災害頑強抗爭的贊歌,也展現了面對困難時遼寧政法隊伍的“鐵軍”形象。
8月20日12時56分,大連消防旅順一中隊救出被困人員
8月20日12時46分,大連消防復州城中隊救出受淹住戶
【我們在關注】聞“汛”而動 快速出擊
受今年第18號臺風“溫比亞”外圍云系和冷空氣共同影響,8月19日11時至21日8時,一場強降雨侵襲我省,但在暴雨面前,全省上下齊心、眾志成城、聞“汛”而動,將暴雨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的安全,截至目前,我省暫無重大險情災情報告。
省委、省政府對此輪強降雨防御工作的重視程度空前。省委、省政府要求,以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為首要工作目標,多種渠道、多種方式提前向社會公眾發(fā)布預警信息,為及時轉移避險人員創(chuàng)造條件、贏得時間,同時保障電力、通訊、交通順暢,對于重點區(qū)域,即大連、丹東地區(qū)及岫巖滿族自治縣、桓仁滿族自治縣、蓋州、營口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綏中等地,要做好人員轉移避險、應急搶險救災、交通管理疏通、海上船舶回港避險等多項工作。
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聽取關于天氣及水情形勢分析匯報,并與大連、鞍山、本溪、丹東、營口、葫蘆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進行“點對點”視頻連線調度,對強降雨防御工作進行有針對性的再安排、再部署。
省防汛抗旱指揮部于8月19日16時啟動全省防汛Ⅳ級應急響應,并向大連、鞍山、丹東、營口四市派出了工作組和1個專家組,協(xié)助地方開展強降雨防御工作。防汛進入全面臨戰(zhàn)狀態(tài)。
19日18時,大連市城市防臺防汛指揮部辦公室啟動特大洪水搶險應急響應預案,部署各區(qū)城市防汛辦不間斷組織細致排查險情隱患。
19日下午,鞍山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根據汛情緊急要求岫巖縣根據降雨情況,迅速轉移受威脅地區(qū)群眾并妥善安置。
丹東市振安區(qū)馬市島重點防洪區(qū)地勢低洼,汛期易發(fā)生險情,當地有關部門制定了周密的人員轉移避險預案。
營口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要求全市應急搶險隊伍要準備就緒,防汛倉儲物資全部準備到位,隨時裝車調運,做好人員轉移避險等工作。
截至8月20日18時,全省共轉移人口45037人。
8月20日,大連消防保稅區(qū)中隊官兵救助被困群眾和車輛
8月20日,大連市復州城鎮(zhèn),大連消防復州城中隊官兵懷抱嬰兒涉水前行
【我們在一線】風雨如刀我為盾爭分奪秒救援在一線
8月19日,大連市公安局下發(fā)《關于迅速落實市政府防汛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做好應急準備工作通知》,大連市公安消防支隊迅速啟動《防汛抗洪應急救援工作預案》,支隊各級聞令而動,按預案收整裝備,迅速集結,按既定方案拓展中隊執(zhí)勤范圍,充實重點地區(qū)救援力量,支、大隊全勤指揮部現場組織指揮救援。
8月20日8時51分接到報警,大連保稅區(qū)名品公寓附近橋下有車輛和人員被困,大連市公安消防支隊保稅區(qū)中隊立即出動2車12人火速趕赴搶險救援現場。
9時到達現場后發(fā)現,兩輛轎車被淹沒在水中,周圍有數名群眾被困無法脫身。指揮員下達命令先對被困群眾進行施救,參戰(zhàn)隊員到達被困人員位置后把救生衣給被困人員穿好,并連接好安全繩,確保被困人員安全后開始疏散,把被困人員疏散到安全位置后對被困車輛進行救援,利用搶險車牽引裝置在被困車輛前邊拽,參戰(zhàn)隊員在被困車輛后邊推,9時56分,成功救助8名被困群眾、疏散2輛水淹車。
8時56分接到報警,金州區(qū)站前街道劉家屯民房被淹,被困人數不詳。大連市公安消防支隊金州一中隊立即出動兩輛消防車、13名官兵火速趕到現場。劉家屯由于暴雨加上地勢低洼,家家進水被淹,水最深處約1.5米,水流湍急,現場有30多名群眾被困,其中多數為老人及孩子。
中隊立即成立救援小組,官兵著救生衣,利用安全繩挨家挨戶進行搜救。其中被困人員中年齡最高為92歲,最小的約1歲,為搶險救援增加了難度。年齡大的老人不愿意出來,中隊官兵就耐心地勸說做思想工作,然后給老人穿上救生衣將其背至安全地點,官兵就這樣挨家搜救確認,經過兩個多小時奮戰(zhàn)將被困的30余名群眾全部救出。
自20日凌晨至17時,大連市公安消防支隊共接到群眾報警136次,指令出動消防車150臺次、救援警力1031人次,先后救助社會群眾280余人。
轉移群眾背后的“苦功”
丹東市公安局振興分局帽盔山派出所轄區(qū)的白房村,地處城郊結合部,地勢低洼,每年下大雨這里都容易形成內澇,是重點防汛地區(qū)。
8月20日早上開始,帽盔山派出所各社區(qū)民警聯系街道社區(qū)負責人,深入轄區(qū)地勢低洼地帶群眾家中,查看情況,勸說發(fā)動部分群眾投靠居住地地勢較高的親屬家中,對于無處投靠的群眾進行人數統(tǒng)計,以便轉移時沒有遺漏。
8月20日一早,帽盔山派出所所長張紀就來到派出所,向街道社區(qū)負責人詢問白房村的情況,組織調度民警轉移群眾。在振興區(qū),雨不是特別大卻下個不停。中午時分,派出所接到街道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有居民需要轉移到安全地帶。張紀立即帶領民警奔赴白房村。
白房村有900多戶居民,大部分住的是平房。民警們開始挨家動員,并幫助轉移。部分居民順利地轉移到防汛安置點白房小學。但是仍有部分居民認為大雨沒事,不同意轉移。
雨不停地下,帽盔山派出所的民警在市區(qū)積水較深的地方協(xié)助交警維持秩序,保護行人安全。傍晚,雨又大了起來,雖然沒有接到白房村居民的求救電話,但張紀還是坐不住了,“有一名居民出事也不行!”咬定這個決心,他帶著民警開車急速向白房村駛去。到了白房路口,民警們看著前面的積水判斷車開不進去了。于是他們決定趟水進村,直奔尚未轉移的居民家。
居民王大娘一家雖然房子不是危房,但是狀況也不是很好,到了晚上,房屋已經有點漏雨,白天經民警勸說仍堅持不走的王大娘,晚上還是不想離開房子,她說:“我走了,被褥咋辦?”民警侯禹臣連忙把被褥等物品放在屋子里比較高的地方。這時,屋內進的水已經有大約20厘米了。王大娘的家人也很著急。侯禹臣耐心勸王大娘,又告訴王大娘安置的場所,終于將老人帶離房屋。
看著王大娘一家離去,民警們又趟水走向其他居民家。深一腳淺一腳的,小石頭小樹枝順著水灌進靴子里很硌腳,但是大家都強忍著。有的地方水都齊腰深。當民警們將居民轉移后,回到所里已經夜里10點多了。
在從村里往回走的過程中,民警們還推出陷在水里的3輛車。這一天一夜,帽盔山派出所共轉移81戶共計166人。
抬的是車暖的是心
8月20日17時許,大雨轉小,道路濕滑,車輛緩速行駛,在遼陽市白塔區(qū)文圣路交通崗,交警李忠林正在指揮疏導交通。這時,他發(fā)現路口南側街角處一家蛋糕店門前,有一輛黑色轎車停放的樣子怪異。李忠林急忙走過去,看見轎車附近有一名女子神色焦急,看見交警走過來,連忙上前。
原來,女子姓唐,帶孩子從蛋糕店出來,剛上車系好安全帶,就感到車子一晃,然后明顯感覺到駕駛座位置下沉,于是她連忙抱著孩子遠離轎車,“車輪下面有個大坑,應該是路面塌陷了?!迸訉钪伊终f。
記者在現場看到,黑色轎車的左前輪陷在約一米寬的坑里,由于重力作用,黑色轎車尾部翹起,車輛整體向前傾斜。李忠林說:“可別翻車了,得趕緊把車抬出來?!庇谑牵⒓赐ㄟ^對講機呼叫附近執(zhí)勤的交警,10分鐘后,4名交警趕到。
現場,5名交警首先疏散圍觀群眾,然后制定抬車方案,一名交警蹲在大坑處觀察后說:“雨大導致路面地磚松動下陷了?!苯痪瘋儙状斡帽M全身力氣抬起車身,但手滑、腳滑支撐不住,只好將車放下。隨后,交警們研究分散力量,讓一名交警到左前輪處,這時,兩名過路行人也加入到抬車隊伍中,三名交警在車前,一名交警和兩名行人在陷入坑中的車輪處,一起喊著:“一、二、三!”一鼓作氣,合力將轎車左前輪抬出到地面。
為防止其他車輛掉入,交警用磚頭將大坑圍了起來,并將情況上報給相關部門進行及時修復。面對交警的幫助,唐女士表示萬分感謝,交警也敬禮感謝了幫助抬車的市民。
出水才露滿腳泥
8月20日清晨,在大石橋市金屯南橋洞路段,值勤的交警剛剛推出了一臺箱貨車,又光著腳返回水中,一邊指揮著一邊和群眾共同去推那輛困在水中轎車,這是最后一輛困在水中的車輛了,也是他當天早晨推出的第5輛車了。
位于大石橋市的軍民街地處市中心,周圍居民多,車輛通行量大,一夜的降雨,使這個繁華的路段淹沒在了積水當中,??吭诼愤叺牟糠周囕v被困在水中,無法行駛。負責軍民街值勤的3名交警早早就到了執(zhí)勤崗位,他們挽起褲腿,將被困在水中的車輛逐臺向外推出,車主還未來得及道謝,3名交警又趕緊返回積水路段幫助其他被困的車輛。
記者了解到,在一天多的強降雨過程中,大石橋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共幫助受困車輛50余臺次,早晚高峰期間未造成交通擁堵,未發(fā)生嚴重道路交通事故。
同一時刻,營口開發(fā)區(qū)公安局交警大隊大隊長劉勇正帶著全體交警奮戰(zhàn)在風雨中。
由于積水嚴重,開發(fā)區(qū)大廈崗附近80余節(jié)護欄被沖倒,副大隊長關凱夫了解情況后立即趕往大廈崗。到達現場后發(fā)現自己沒有帶雨靴,他脫下皮鞋赤腳趟水,帶領附近執(zhí)勤民警將80余節(jié)護欄全部移到了馬路邊。
處理完護欄后,他才發(fā)現褲子刮壞了,腿上也全被劃傷,回到馬路邊才發(fā)現,腳上已被泥巴包裹,他尋找自己的鞋子時發(fā)現鞋子不見了。
“誰看到我的鞋了?”正當他著急的時候,路邊一名群眾走出來,手上拿著一雙皮鞋送到了他身邊,說道:“看見你們急急忙忙去處理護欄,怕你的鞋子被雨水淋濕,我?guī)湍闶掌饋砹?,你們交警也真不容易?!?
“別著急啊,等我把這輛車先推上去!”當天下午一點,在熊岳三線高鐵橋下,輔警劉東澤、李增強一邊推車,一邊對困在橋下的一輛黑色捷達的車主喊。
10分鐘后,黑色捷達平安“脫困”,車主從兜里掏出兩根“玉溪”?!靶值埽s緊抽根煙歇會吧!”劉東澤擺了擺手,回到警車灌了兩口礦泉水后對李增強說:“走,下一個?!绷艚o黑色捷達車主的,只是一道亮橙色的背影。
【我們在一線】不漏一村不落一人
近日來,暴雨的侵襲始終在持續(xù),在“遼寧長安網訊”來臨之前的8月13日,一次強降雨“襲擊”了綏中縣。
8月14日上午,葫蘆島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力威,葫蘆島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嚴喜鶴等領導,冒雨深入到綏中縣荒地鎮(zhèn)及城區(qū)低洼地段,實地查看,現場指導防汛工作。
王力威一行首先來到荒地鎮(zhèn)大鄭村,實地了解防汛工作落實情況,要求駐村干部包保到戶,做好防汛宣傳工作,增強群眾的安全意識。在荒地鎮(zhèn)楊寶村,王力威來到轉移群眾的臨時安置點,看望受災群眾,鼓勵群眾要克服眼前的困難,黨和政府一定會幫助大家渡過難關。王力威要求,要切實做好轉移安置群眾的生活保障工作,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水喝、有地方住,要強化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讓轉移安置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王力威一行還來到縣城西關路口,實地查看城區(qū)雨情、汛情和防汛排澇等相關工作情況,詳細了解強降雨對城區(qū)交通秩序和周邊群眾生產生活造成的影響。
這是一場全縣總動員。綏中縣級以上領導干部、25個鄉(xiāng)鎮(zhèn)黨政“一把手”、廣大機關干部包括掛職干部,全部深入防汛第一線,24小時值班值守,排查安全隱患,確保水庫、河道、塘壩、尾礦庫、旅游景區(qū)、危房險房、老城區(qū)以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并做好群眾轉移工作,不落一戶、不丟一人;密切監(jiān)測雨情、水情、險情,利用綏中縣平安聯動指揮中心對鄉(xiāng)鎮(zhèn)進行點調督查,定時向縣委、縣政府報送氣象信息、各鄉(xiāng)鎮(zhèn)汛情險情等情況,確保信息暢通、調度準確、指揮科學。此外,還增派人員,重點加強社會治安、交通指揮、輿情管控等工作,確保社會大局穩(wěn)定,為百姓生命安全撐起一把保護傘。
8月14日,綏中縣沙河鎮(zhèn),民警與村民一起用繩索拖拽被困車輛
這一串串數字,寫在水情面前,寫在全省人民群眾心中:
——截至8月20日18時,全省共轉移人口45037人;
——8月20日凌晨至17時,大連市公安消防支隊共接到群眾報警136次,指令出動消防車150臺次、救援警力1031人次,先后救助群眾280余人;
——一天加一夜,丹東市公安局振興分局帽盔山派出所民警轉移81戶共計166名群眾;
……
風雨中,他們聞“汛”而動,與時間賽跑。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譯成“棕櫚樹”的“溫比亞”這個詞原本很美麗,但最近這三個字卻讓這個夏末秋初平添了不少危急感。臺風“溫比亞”掀起的大浪,讓無數人陷入災難的漩渦。
這是罕見的特大暴雨,使數以萬計的人被迫轉移,但好在,我們有堅強的后盾,有頑強的決心,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省委、省政府率領全省干部群眾,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到抗洪搶險的第一線,全力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他們堅定的信念和目標。
急災危難里方能顯現“英雄本色”。在這場與特大洪水的搏斗中,我省涌現出一大批擔當奉獻、見義勇為、鞠躬盡瘁的先進典型。那些在風雨中奔波的身影,仿佛身上有自己獨特的光芒。
漫天的大雨無情,但我們的英雄有情!在洪峰浪尖上,在生死考驗前,在翻滾猙獰的烏云前,他們挽狂瀾于既倒,救群眾于危難。他們像暗夜里溫暖的光,讓每一個在洪水中急需救助的人看到最真切的希望。
在這個時刻,他們就是英雄!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矢志不渝地為老百姓造福,這不僅是共產黨人的初心,更是廣大政法機關黨員干部深植于心的理想和信念。對他們來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日常工作中,就是要照管好老百姓的家長里短;在抗洪搶險的危急關頭,就是要挺身而出把群眾擋在自己的身后。
暴雨肆虐,但永遠無法拖垮頑強的人民,歷史必將會銘記這個8月,以及那些在霧靄中漸漸隱去的疲憊身影,在2018年的汛期,我們的抗洪英雄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受新時代遼寧精神鼓舞的遼寧人民。
晚安,那些許久未眠的人們,無邊的繁星又開始永恒閃爍,明天又將是一個美好的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