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往昔,金戈鐵馬,鏖戰(zhàn)遼沈,東北解放決勝地;
喜今朝,改革開放,經濟騰飛,關外明珠錦繡城。
遼沈戰(zhàn)役使錦州成為了一座英雄城市,錦州,因之而聞名中外。
將歷史的指針回撥到70年前,1948年10月15日,錦州市解放。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錦州市人民政府建立,并設立錦州市公安局。根據東北公安部和遼西省公安廳指示,錦州市公安局發(fā)揮人民民主專政的強大威力,保衛(wèi)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果實,捍衛(wèi)新生政權,書寫光輝篇章。
在和平建設時期,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法院系統(tǒng)、司法行政機關一道,在錦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委政法委正確領導下,保衛(wèi)經濟建設,鞏固社會主義制度,護航改革開放,立下了汗馬功勞。
“我從事交通事故處理工作已有20多年了,在這20多年的時間里,交通事故處理工作的改革與變遷正是我們國家改革開放40年取得全面發(fā)展的一個縮影。”錦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快處快賠中心主任丁宏偉如是說。
改革開放初期,機動車很少見,因此交通事故發(fā)生率極低。公安交警采用傳統(tǒng)方式進行現場勘察,效率完全跟得上,比如:現場手工繪圖、測量手工拉尺,取證用膠卷相機,分析當事人是否酒駕要靠經驗……
改革開放40年,經濟迅猛發(fā)展,車輛保有量逐年以幾何級次增多,公安交警在進行大跨步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同時,對事故處理工作模式更是進行了一場徹底的“革命”。
作為省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專家組成員,丁宏偉告訴記者:“現如今,我們錦州市利用高科技與互聯網的有機融合,創(chuàng)新研發(fā)了一套遠程可視化處警模式,通過在線取證、定責、定損、理賠系統(tǒng),形成了交通事故所有流程全部信息化、遠程可視化的道路交通事故快處快賠平臺,當事人報警后‘即拆即賠’,極大提高了處警效率與責任定性準確度?!?
今昔數字對比,丁宏偉道出了改革開放前后錦州市交通事故處理工作的劇變。過去一起交通事故從報警至撤除事故現場平均需要30分鐘,現在僅需3分鐘;過去當事人辦理理賠需各部門往返跑兩天,現在“一站式”辦理,20分鐘理賠款即可打入當事人賬戶。錦州公安交警經不斷改革而形成的“智慧警務”極大地節(jié)約了警力,緩解了日益增大的交通壓力。交警“兩條腿一張嘴”的處警模式已經成為了歷史,這一場科技的革命將開啟交警事故處理工作的新模式。
丁宏偉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也是重要的參與者,在這座英雄的城市里,有許許多多像丁宏偉一樣的錦州政法人,他們正踏著英雄們的足跡,繼承著英雄們英勇頑強的拼搏精神,建設并改造著這座城市。
錦州市公安局召開警民懇談會
? ? ? ? ?改革潮頭樹警魂?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fā),勇進者勝
改革開放的40年里,錦州公安不斷打破傳統(tǒng)、超越自己,在推動政法工作向前發(fā)展的道路上銘刻一串串印記。
關鍵詞:“嚴打”斗爭
改革開放之初,撥亂反正,百廢待興。
1978年,全省召開刑偵工作會議后,錦州市公安機關在當年8月打了一場破案戰(zhàn)役,至1978年底,全地區(qū)共立打砸搶案件914起,抓獲首惡分子239人。
從1983年8月到1986年國慶節(jié),我國開始了嚴厲打擊社會治安領域犯罪活動的“嚴打”斗爭。
1983年7月27日至9月15日,錦州市公安局率先出擊,開展“嚴打”第一戰(zhàn)役第一仗,批捕3864人。1984年3月10日至4月30日,在連續(xù)開展的“嚴打”行動中,全市破獲各種刑事案件1130起,抓獲435人,繳獲贓物折款1萬余元。到1985年3月,錦州地區(qū)“嚴打”第一戰(zhàn)役破獲刑事案件1713起,其中特重大案件63起,查破治安案件811起,抓獲各類犯罪分子1121人。
中國共產黨錦州市公安局第一次代表大會場景
關鍵詞:“西八千鄉(xiāng)”事件
1985年12月2日,《遼寧省禁止賭博暫行條例》公布實施?;仡欉@部法規(guī)的出臺、修改經過,“西八千鄉(xiāng)”這個地方不能忘卻:
西八千鄉(xiāng)位于錦縣(今凌海市),1985年9月,一封反映“西八千鄉(xiāng)是一個賭博成風的鄉(xiāng)”的信函引起了各方關注。省委要求省公安廳將國務院、省委領導的批示轉發(fā)給全省各地公安機關,并由錦州市委、市政府立即調查處理。10月23日,省委、省政府召開以剎賭風、反盜竊為內容的電話會議,要求堅決剎住賭博風。
其實,在此之前,《遼寧省禁止賭博暫行條例》已經在醞釀之中,在暫行條例草案起草過程中專門進行了調查,傾聽和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見。
1985年4月起,省公安廳派出七個調查組,到沈陽、大連、撫順、錦州、丹東、營口、遼陽等地通過調查了解賭博活動的情況,研究了處理意見。形成暫行條例草案后,召集沈陽、鞍山、本溪、錦州市公安局有關人員參加座談會,征求了意見。接著,又把暫行條例草案發(fā)至各市和沈鐵公安局征求意見,并作了進一步修改。
“西八千鄉(xiāng)”事件的發(fā)生,助推了暫行條例的早日出臺。
《遼寧省禁止賭博暫行條例》公布實施后,1986年,全省開展了查禁賭博的專項治理工作。1987年3月1日至20日,錦州開展查禁賭博活動,共查獲賭博團伙438個,收繳賭資和罰款43萬元。
關鍵詞:城鄉(xiāng)警務改革
2011年9月28日,省公安廳在錦州市國際會展中心召開全省公安機關深化城區(qū)警務改革現場會。
2012年5月21日、22日,全省推進農村警務改革深化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現場會在凌海市召開。
通過兩次現場會,省公安廳把錦州市城鄉(xiāng)警務改革的經驗和做法向全省全面推行。至此,社區(qū)警務室大門緊鎖的情況不復存在,也告別了社區(qū)民警“單打一”的局面。改頭換面的社區(qū)警務室里,配備了2名以上民警,每名民警配備2名輔警,同時,社區(qū)工作者、群防群治隊員也成為了社區(qū)民警的有力助手,變“分力”為“合力”,共同維護一方百姓的平安。在農村,全省各地公安機關按照錦州公安模式,把整個農村人口、區(qū)域網格化,劃成格,然后,在格里安排責任人進行具體的管理。
改革開放40年來,錦州市公安局緊跟時代步伐,借助科技助力公安工作智能化水平明顯提升,實現了警力由“汗水偵查”變?yōu)椤皵底謧刹椤保儭叭鼍W預警”為“精準管控”;實現了惠民舉措由“熱情服務”向“延伸服務”升級;實現了警務發(fā)展由“基礎服務”“粗放經營”,向“高端應用”“高效安全”轉變。
彈奏檢察新樂章
古塔有墨千秋畫,畫出萬千錦繡;凌水無弦萬古琴,彈奏華彩樂章。
過去辦案條件艱苦
改革開放40周年,錦州市檢察機關也迎來恢復重建40周年。40年來,錦州市檢察機關始終旗幟鮮明地堅持黨對檢察工作的領導,緊緊圍繞服務錦州振興發(fā)展大局,忠誠履行法律監(jiān)督職責,全面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全力提升隊伍建設水平,譜寫了新時代檢察工作的新篇章。
在深化司法體制改革,落實司法責任制中,檢察長以員額檢察官身份出庭支持公訴,促進具有員額檢察官資格的領導干部辦案實現常態(tài)化。
在定點扶貧單位——義縣留龍溝鎮(zhèn)大業(yè)屯村的山山水水,留下了錦州市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的踏實腳印和辛勤汗水。他們進農家訪貧問苦,查實情走訪調研,盡全力精準幫扶,協(xié)調資金建村部、修村路、建廣場,吸收貧困戶入股的專業(yè)合作社從無到有,由小到大,村民們說:“咱村脫貧全靠檢察院的同志,給他們記一大功?!?
如今的辦案交通工具
錦州檢察人給2018年標上了多個“首”字。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錦州市人民檢察院對全省首起涉黑案件依法提起公訴。
——今年3月,凌海市人民檢察院提起的全省首例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開庭審理。這是我省首例公開審理的公益訴訟案件、首例環(huán)境污染領域公益訴訟案件和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打響了錦州市檢察機關污染防治第一槍。
——創(chuàng)新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模式,牽頭成立了5個全省首批以司法所為依托的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室,成立了遼西首家未成年人駐所檢察室,為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提供全面保護。
40年春華秋實,40年成績斐然。錦州檢察人櫛風沐雨,奮斗在守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前線。
天平兩端鑄忠誠
法,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權衡所以定輕重,準繩所以正曲直。
過去的法院安檢工作受限于設備
公正是司法的靈魂,法院是公正的殿堂,法官則是公正的化身。40年風雨求索,錦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代代法官們堅守著崇高信仰,秉承著“司法為民”的堅定信念,團結進取,不懈努力,在法治建設的道路上留下了堅實的足跡。
40年前,錦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僅為1300余平方米的二層小樓,當時辦公條件極為簡陋、艱苦,一臺鉛字打字機、一臺手推油印機是僅有的辦公設備,全院只有一輛馬車做代步工具,法官們下鄉(xiāng)辦案查證大多是步行。法院最初的組織機構只有刑事和民事審判庭等4個部門,負責管轄一、二審案件。如今,矗立在凌河南岸的這座多功能的審判辦公樓代替了原來破舊的二層小樓,14個法庭全部實現了庭審同步錄音錄像、外網直播和內網點播、遠程開庭等項功能,全數字化辦公標志著錦州中院信息化建設的全面開啟。
如今的法院安檢設備齊全
1988年,錦州中院執(zhí)行庭成立,法院初步實行了審判與執(zhí)行分立。2002年設立執(zhí)行局,實行統(tǒng)一領導、統(tǒng)一管理、統(tǒng)一協(xié)調的執(zhí)行工作新體制。執(zhí)行局采用提級執(zhí)行、指定執(zhí)行、交叉執(zhí)行、共同執(zhí)行等措施,努力解決案件執(zhí)行難問題,強化了對執(zhí)行案件的監(jiān)督和對下指導力度。
今年,錦州中院執(zhí)行指揮中心建成并投入運行。這標志著錦州中院的執(zhí)行工作開啟“執(zhí)行指揮中心+執(zhí)行團隊”全新模式,執(zhí)行指揮中心憑借“最強大腦”“最全服務”“最細服務”,提供集約化服務、精細化管理以及高效指揮。
錦州中院的40年是與時代脈搏共同躍動的40年,是解放思想、銳意進取的40年。一代代人民法官見證了錦州中院在維護公平正義、司法為民路上付出的努力,走過的每一個足跡;歲月老去,一代代人民法官司法為民的情懷沒有改變,無私奉獻的精神沒有改變,崇法護法的理念沒有改變。錦州中院人在司法體制改革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為構建和諧錦州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在新時代的征程中,不斷鑄造人民法院事業(yè)新的輝煌!
創(chuàng)新探索當先鋒
歲月悠悠,如長河奔騰不息;薪火相傳,默默耕耘綻芳華。
過去,工作人員在街邊擺放桌子設立咨詢臺
現在,錦州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實現“一站式”服務
錦州市司法局成立于1980年,回溯近40年的發(fā)展歷程,錦州市司法行政工作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職能不斷強化,在平安建設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自1986年“一五”普法規(guī)劃實施以來,全市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始終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而不斷完善,如今,“七五”普法正在穩(wěn)步推進,“誰執(zhí)法誰普法”責任制正在扎實落實。
多年來,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中,全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不斷深化“法律七進”活動,組建市普法講師團,不斷壯大普法志愿者隊伍,深入各普法陣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成效顯著。打造一流的硬環(huán)境,在錦州市東湖公園建成全國首個憲法廣場,定期舉辦“錦州市民法治講堂”,開展“12·4”國家憲法日系列宣傳活動,通過法治講座、文藝演出、有獎互動問答等多種形式,營造濃厚普法氛圍,為廣大市民提供了優(yōu)質的學法陣地。錦州市被評為“全省法治宣傳教育先進城市”,錦州市司法局被評為“全國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一組數字:
上世紀80年代開始,錦州市人民調解組織逐步健全。目前,全市共有調委會1705個,人民調解員7998名,基層調解組織覆蓋面達到100%。
創(chuàng)新成果:
——全省首創(chuàng)“人民調解百日攻堅”行動。由百名人民調解專家組成的人民調解專家服務團,開展有針對性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百日攻堅活動。
——成立全省首家市級人民調解中心。在錦州市司法局成立“錦州市人民調解中心”,人民調解走上了專業(yè)化、專家化的道路。
——成立錦州市醫(y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資金來源于保險公司捐贈,從而實現了醫(yī)調委的運作不受醫(yī)患利益干涉,保證了獨立性、中立性,這種模式在省內尚屬首創(chuàng)。
——實現全省首家落實“第一書記”兼任人民調解員(公共法律服務人員)工作。在《第一書記工作手冊》中明確其人民調解員職責。
群防群治護平安
平安是一首歌,百姓永遠都幸福,是他們最大的心愿。
在錦州市,如今有著近5萬余人的群防群治隊伍,他們活躍在車站、集貿市場等人員密集場所和街頭巷尾、樓前屋后,發(fā)揮著治安巡邏、矛盾化解、服務群眾的作用,有效增強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錦州連續(xù)9年進入“平安遼寧建設先進市”行列,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指數始終位居全省前列。
這么龐大的隊伍是日積月累,不斷壯大起來的。
改革開放40年來,錦州市委、市政府把抓好平安建設作為履行第一責任的自覺行為,實行“雙組長”負責制,由市委書記和市長親自掛帥,黨政領導負總責,親自抓,堅持從群眾關注的突出問題抓起,從解決民生問題抓起,不斷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
2009年,錦州制定出臺了《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加強綜治基層基礎建設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大綜治基層基礎推進力度,縣、鄉(xiāng)、村三級綜治機構、人員配備、經費保障得到有效落實。
2014年,錦州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平安錦州建設網格化服務管理“五四三二一”工作模式的實施方案》。在全市115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建立了綜治維穩(wěn)信訪工作中心,配齊了人員。1355個村屯(社區(qū))建成了網格化管理體系,設有專兼職網格長5846名,實現了基礎網格全覆蓋。
2015年,制定出臺了《錦州市關于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錦州市加快創(chuàng)新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三年建設規(guī)劃(2015-2017)》,相繼建成了“1、3、8分鐘”快速處置圈,“10、20分鐘環(huán)市封閉圈”,精心織密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五張網”建設,科技防范水平全面優(yōu)化,扁平化、立體化的治安防控能力顯著增強。
到2016年,錦州市命案偵破率連續(xù)4年保持100%,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綜合成績,位列全省第一名。
錦州市狠抓群防群治隊伍建設,在發(fā)展中求創(chuàng)新。培育出“傾訴小屋”“聯合化解室”“信息員隊伍”等形式多樣的民間力量和群眾自治組織,還創(chuàng)新推出了社區(qū)民警與社區(qū)工作者融入居民QQ群、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互聯網+”模式,組建網上“防范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