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還是劍拔弩張的原、被告,經過“云上握手”后,雙方達成了調解,此刻放松下來,笑著討論起了新疆和鐵嶺存在的“時差”。近日,在鐵嶺縣人民法院第八審判庭,原告鐵嶺一方到達現場,被告在新疆某地,鐵嶺縣人民法院大甸子人民法庭庭長程君通過“云晤”系統實現在鐵嶺縣、新疆兩地隔空遠程開庭。
因拖欠貨款,鐵嶺某苗木苗圃公司將遠在4000余公里之外的新疆某園林綠化公司訴至鐵嶺縣法院大甸子法庭,考慮到路途和時區(qū)因素,程君決定采用互聯網庭審方式開庭審理,并將庭審時間定在上午10點30分。
庭審開始之前,程君在系統調試期間,征詢雙方代理人有無意愿進行調解,在得到雙方肯定的答復后決定先進行庭前調解。經過反復多次的溝通,雙方能夠共同認可的事實越來越多,最后停留在被告墊付的一筆運費應否在合同價款中予以扣除的問題,雙方的意見存在根本性差異,爭執(zhí)不下。
“雙方已經向著調解成功的方向走了99步,還差最后1步?!?
面對這樣的情況,程君表示無論如何都要再加把勁,讓雙方握手言和。于是,她分別做起了雙方的工作。
經過雙方代理人與公司分別進行溝通,歷時3個多小時的調解工作終于圓滿成功,被告同意將所欠貨款6萬元分3個月履行完畢。
“感謝法官和書記員,耽誤你們這么長時間,餓著肚子給我們調解,現在問題解決了,老板很滿意?!痹娲砣吮硎?。
被告代理人表示,該公司非常積極想解決問題,沒想到真解決成了,因為如果正常開庭,舉證都要花費很長時間,準備的證據會有很多,調解是最好的結果,該公司也會按調解協議及時履行,請法官放心。
據悉,此案從立案到結案歷時35天,調解的成功不僅幫助鐵嶺縣本地企業(yè)收回了貨款,也為兩家企業(yè)再次握手合作爭取了機會。
程君表示,在優(yōu)化法治化營商環(huán)境工作中,大甸子法庭始終堅持將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要求落實到審判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旨在切實解決民營企業(yè)急難愁盼。
“云庭審”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