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個“80后”姑娘,中等身材,嬰兒肥的臉,嘴角流露出自信的微笑……青春、陽光,這是記者在丹東市人民檢察院控告申訴檢察處見到張金玲時的第一印象。

據(jù)該院控告申訴檢察處處長單永順介紹,張金玲在這個崗位上始終用自己扎實的法律業(yè)務功底和一顆溫情善良的愛心接待著每一個上訪人,讓他們滿意而歸……
入選全國刑事申訴檢察人才庫
2010年,張金玲考入丹東市人民檢察院。2011年她以高分順利通過了司法考試,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司法資格證書。2012年,因工作需要,她調(diào)到控申處。2014年,張金玲參加了遼寧省首屆刑事申訴檢察業(yè)務競賽,通過激烈角逐,以優(yōu)異成績榮獲“全省控申檢察業(yè)務能手”,并入選全國刑事申訴檢察人才庫。
有人說,控申工作就是不好干。張金玲頗有體會。
2013年4月初的一天上午,寬甸滿族自治縣大川頭鎮(zhèn)新豐村張某、王某等四五個農(nóng)村家庭婦女哭哭啼啼地來到丹東市人民檢察院信訪大廳,要求見檢察院領導,經(jīng)詢問得知,這幾個人的丈夫為了給上學的孩子換點學費,合伙偷伐了一棵“紅豆杉”,被林業(yè)公安查獲后已移送到法院,按照刑法可能要被判處有期徒刑,當時正值春耕播種時節(jié),如果這幾個家庭的“頂梁柱”被判實刑,就會因為這一棵樹一失足而面臨“天塌了”的災難。
張金玲與處里接待她們的領導和同事一起一邊送上熱茶,耐心傾聽,一邊用“家常話”為她們釋理說法,并把相關情況及時匯報給時任主管副檢察長朱遒。在領導的支持下,張金玲與同事多次與公安、法院等部門協(xié)調(diào)溝通,建議法院從輕處罰。法院采納了檢察官的建議,依法酌情判處王某等4人緩刑。收到判決書那天,這幾個當事人的家屬當場打來電話,真誠地感謝司法機關人性化執(zhí)法,挽救了她們?nèi)?。并表示,一定配合相關部門教育、監(jiān)督自己的丈夫真誠悔過,永不犯法。
勤跑腿多動嘴為百姓解憂
處理群眾問題,張金玲甘做一片綠葉,做一顆水滴,為申訴人化解煩惱,送去清涼。她說:“多跑跑腿,多動動嘴,能方便來訪群眾,能讓已經(jīng)撕破臉皮的親人或朋友握手言和,這是一件非常開心快樂和幸福的事兒。”
2014年7月,申訴人袁某出獄后來找張金玲申訴,對辦案單位所做的一份傷害鑒定提出質(zhì)疑。袁某在鳳城市開了一家餐館維持全家老少的生計。張金玲為了不耽誤袁某的生意,在陰雨連綿的“連雨季”三次冒雨到鳳城去做筆錄,令袁某深受感動。在處理他的申訴案件時,積極配合工作,申訴問題得以圓滿解決。
2015年4月,東港市女上訪人于某情緒激動地來申訴,揚言處理不好拿著農(nóng)藥進京上訪。見此情景,張金玲面帶微笑迎上前去,一邊倒水,一邊讓座,詳細地詢問案情的來龍去脈。幾年前,于某讓堂妹于某某幫其做生意投資了數(shù)十萬現(xiàn)金,事后卻沒有了回報。申訴人于某的丈夫不堪重負提出了離婚。焦頭爛額的于某一氣之下以堂妹詐騙為由到公安機關報了案,但因證據(jù)不足,司法機關沒能定案……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張金玲一邊積極同辦案單位取得聯(lián)系了解情況,一邊想法設法找到了于某的堂妹于某某,針對她借款承諾與申訴人過激上訪的因果關系釋法說理,經(jīng)多次約談,多次電話溝通,姐妹倆終于達成和解協(xié)議。去年年底,當著張金玲的面,于某某把32萬元現(xiàn)金一次性地交到堂姐于某的手上,姐妹倆握手言和。申訴人于某拉著張金玲的手激動地說:“感謝你呀,妹妹,你挽救了我們一家……”于某某也認為檢察官這事辦得好,挽救了姐倆的親情,她特地做了一面上書“秉公執(zhí)法、為民解憂”的錦旗送給了張金玲。
后記:
大地無言風是詩,韶華歲月著華章。無需驚天動地,無需可歌可泣,但憑一腔真心實意的熱忱,一身執(zhí)法為民的正氣,就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創(chuàng)造不平凡的價值。張金玲用愛心和溫暖、用務實和勤奮,展現(xiàn)了一名年輕的女控申檢察官燦爛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