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年近七旬的劉某與汪某是幾十年的老鄰居了。近3年來,兩家因界墻之爭多次到派出所報警,矛盾不斷升級,始終無法調和。本溪滿族自治縣人民法院田師付人民法庭啟動矛盾糾紛化解聯(lián)調機制,會同派出所、司法所和村委會一起商討解決辦法。
2020年,劉某因自家院墻傾斜,將靠近汪某家過道的院墻扒倒重新砌筑。汪某認為劉某新砌的院墻占用了自己門前的過道,雙方發(fā)生爭執(zhí)。日前,法官助理張小松和書記員裴曉艷從法庭驅車去南甸鎮(zhèn)某村開展調解工作。調解前,四方工作人員及當事人子女來到雙方爭議圍墻處進行了實地勘察,詳細了解了矛盾糾紛的起因和過程,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明確了具體調解思路。隨后組織雙方來到村委會,開展現(xiàn)場調解。
起初,雙方各執(zhí)一詞,互不相讓。聯(lián)調人員將調解重點放在做通兩家子女的思想工作上,圍繞爭議焦點、相關法規(guī)、調解建議等方面擺事實、講道理。最終,雙方均表示愿意放下積怨,從此和睦相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