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土寸金關乎國計,一壟一畝承載民生。為保障農業(yè)生產順利進行,維護農民合法權益,沈陽法院立足審判職能,通過巡回審判、普法宣傳等方式將司法服務送到田間地頭,為解決涉農糾紛按下“快進鍵”,為服務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注入法治動能。

經開區(qū)法院大潘法庭干警深入田間地頭走訪調研
“拉家常式”調解
司法護農有溫度
近日,沈陽市于洪區(qū)人民法院馬三家人民法庭高效化解一起民間借貸糾紛,在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同時保障農業(yè)生產的正常開展,以有溫度的司法服務為農業(yè)生產保駕護航。
被告孫某、王某二人因經營農家樂及農業(yè)大棚,向原告劉某借款后未按時歸還,原告多次催要無果,遂將其二人訴至法院。立案后,辦案法官第一時間了解案情,向當事人詳細詢問借款細節(jié)并根據(jù)案件特點進行調解。經了解,原告年齡較大,遠途出行不便,而被告二人經營的大棚及農家樂正值農忙之際,抽不開身。與當事人溝通后,法官主動來到雙方當事人所在村,深入田間地頭展開調解工作。
知曉雙方當事人為親屬關系后,法官運用豐富的調解經驗,通過“拉家常”的方式引導雙方當事人換位思考,設身處地考慮對方難處,重塑親情紐帶,平衡“法理情”,幫助雙方共同找到可行的解決方案,最終達成調解協(xié)議。
“沉浸式”庭審
農事解紛有力度
近日,沈陽市遼中區(qū)人民法院劉二堡人民法庭干警們前往冷子堡鎮(zhèn)黃西村,集中開展土地承包經營權合同糾紛系列案件審理工作,并進行法治宣講,為村民解紛提供便利的同時增強群眾法治意識。
庭審中,法官分別聽取原告訴訟請求和被告答辯意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答疑解惑,耐心安撫當事人情緒,最終原、被告就案件爭議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其中五戶村民自覺給付了拖欠原告的土地承包費,案件得到圓滿解決。
庭審后,法官結合該系列案件所涉土地承包問題,為群眾講解農村土地權屬、涉農土地合同等相關法律知識,積極引導群眾樹立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
“訂單式”普法
涉農答疑有效果
日前,在彰驛鎮(zhèn)彰驛村,一場涉農法律問題研討座談會順利舉辦。沈陽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人民法院大潘人民法庭干警們受邀前往,并通過“訂單式”普法,為村民答疑解惑、紓困解難,讓法治春風吹向鄉(xiāng)村角落。
座談會上,法庭干警圍繞村委會干部反映的在推進土地整改工作中發(fā)現(xiàn)的潛在風險隱患,以及村民們關心的土地承包、農資購買、農機租賃、化肥環(huán)保使用、勞務用工等法律問題展開深入交流。隨后,干警們深入田間地頭走訪調研,針對各項問題開展“一對一”法律答疑服務,并結合經典案例以案釋法,重點圍繞農村土地承包法、民法典中相關法律規(guī)定進行詳細講解,現(xiàn)場討論氣氛熱烈。
村干部表示,此次普法活動針對性強、效果好,解決鄉(xiāng)村農業(yè)實際問題,預防農村土地矛盾糾紛,為今后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